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 / 防空防灾知识

人民防空见证地下空间由“洞”到“城”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0-01-13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特大

  从北京地铁10号线北土城站出口向东北方向望去,在鳞次栉比的大厦丛中一眼就能看见奥体文化商务园区。园区下面有一座大型地下综合体工程,这是北京市人防工程的一个新样本。

  11年前,奥体中心还是一个城中村,配套的人口疏散基地只能容纳千余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改变了这里面貌,瓦房变高楼、荒地变公园,人流、车流量激增。“奥运经济带动了这一地区的商业价值,要建成配套的人防工程,投资额度非常大。”北京市民防局工作人员梁兴伟说:“我们只能采取平战结合的方式,协调有关部门,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时兼顾到人民防空的需求。”

  平战结合,是改革开放后人民防空工作最大的改变。1978年,第三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确立了“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平战结合、质量第一”的新时期人民防空工作方针。从此,我国人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开始了战略性调整,由单纯的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转变到人民防空工程、组织指挥、通信警报、专业队伍和科技教育协调发展上来,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行政管理转变到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制等多种手段上来,由只注重战备功能转变到综合发挥战备、社会、经济多重效益上来。

  为解决开发建设中的投资问题,各地人防部门广泛吸纳社会资金联合开发。国家也及时调整了政策,从而形成一股新的地下空间开发热潮。正在建设的奥体中心地下综合体工程,是以地铁为骨干,以防空地下室为主体,以专业配套工程为重点,以地下空间兼顾设防为补充的防护工程体系,充分体现了“一个工程多种用途”的原则。

  不仅是奥体中心,在北京的地下,纵横交错的地铁、商场、博物馆、电影院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同时,也兼顾战时防空的需求。昔日的生命保险空间变成了地下停车场、旅馆、餐厅、医院和仓库……

  2011年5月,《北京市人民防空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管理办法》出台。北京市民防局依据此办法加快人防工程管理整治工作。不再单纯开发人防工程的经济效益,而是更加注重其便民性。

  近年来,北京市人防工程开发公益功能日益突出:西城区月坛雅集传艺荟集中数百件非遗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青少年传习基地”;丰台区方庄民间艺术馆,建筑面积将近500平方米,设有书画、布艺、剪纸、环保等10个工作室,10余位民间工艺大师在此传道授业;大兴区永华南里社区邻里文化展览馆,集中展示邻里文化的影像资料、社区榜样的风采;朝阳区安贞街道青少年阅读体验基地,集手工制作、安全技能培训、才艺展示于一体,逢年过节举办民防主题庙会……而这些人防工程里的屏风、石膏墙、玻璃门都可随时拆除,稍加整修便可还人防工程原貌。目前北京市用于公益便民类人防工程共计3500多处、超过1600万平方米,占到全部在用人防工程总面积的92%。

  人民防空为人民。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指明了人民防空的发展方向,对人民防空提出了时代要求,提升核心能力、履行使命任务更加紧迫。发展战略的实施,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化,给人民防空建设带来了新的历史契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推广应用,更为人民防空建设注入了活力。

  新形势下,人民防空建设将再铸辉煌!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无锡市国防动员办公室版权所有 无锡市国防动员办公室主办

苏ICP备09024546号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0707  网站标识码:3202000027